• <s id="e4myg"></s>
    <li id="e4myg"></li>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攝制組里的外籍攝影“大神”

    時間:2024-04-30 00:23:38閱讀:3614
    10月27日,CCTV-9央視紀錄頻道小九給大家上了一盤重陽糕。昨晚,小九又為大家帶來我們的外籍攝影師Ton與一只餃子的“搏斗”。從昨天開始,小伙伴們陸續發來詢問,希望更多了解
    第1張圖片
    1/10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攝制組里的外籍攝影“大神”第1張圖片
    第2張圖片
    2/10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攝制組里的外籍攝影“大神”第2張圖片
    第3張圖片
    3/10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攝制組里的外籍攝影“大神”第3張圖片
    第4張圖片
    4/10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攝制組里的外籍攝影“大神”第4張圖片
    第5張圖片
    5/10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攝制組里的外籍攝影“大神”第5張圖片
    第6張圖片
    6/10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攝制組里的外籍攝影“大神”第6張圖片
    第7張圖片
    7/10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攝制組里的外籍攝影“大神”第7張圖片
    第8張圖片
    8/10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攝制組里的外籍攝影“大神”第8張圖片
    第9張圖片
    9/10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攝制組里的外籍攝影“大神”第9張圖片
    第10張圖片
    10/10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攝制組里的外籍攝影“大神”第10張圖片

    10月27日,CCTV-9央視紀錄頻道小九給大家上了一盤重陽糕。

    昨晚,小九又為大家帶來我們的外籍攝影師Ton與一只餃子的“搏斗”。從昨天開始,小伙伴們陸續發來詢問,希望更多了解我們的外籍攝影“大神”。

    好吧!小九現在就滿足你們,獨家探班又來啦~

    [本站]:江南

    [鎖定目標]:Ton

    [爆料主題]:當老外攝影遇上中國美食

    Ton

    Ton從業近二十余年

    歐洲劇情片和紀錄片行業知名攝影師

    影像風格以生動紀實與唯美相結合

    曾多次獲得柏林、荷蘭、阿姆斯特丹等

    多個國際電影節的最佳攝影獎和提名獎

    Ton,是CCTV-9央視紀錄頻道“舌尖3”全新團隊請來的第二位外籍攝影師。

    和搞笑的老班不同的是,Ton給人的第一印象:高冷,不茍言笑,高深莫測。

    其實啊,Ton人特別隨和。每次大家喊他“痛”,他都會笑笑回應你。

    作為一名資深的攝影人,Ton參與過多部國際獲獎電影、紀錄片制作。但拍美食,還是第一次。來之前,他很猶豫:“美食紀錄片,能拍啥?”

    沒想到,一來他就——

    被中國美食“撞了一下腰”

    01

    多么Ton的領悟

    為了讓他對自己的拍攝對象有個更感性的認識,導演領他上廣州深度體驗了中國美食——喝早茶。

    上午八、九點鐘光景,走進人聲鼎沸的茶樓里,Ton眼都花了:你們中國人/廣州人吃個早餐都這么多花樣的?

    有一次在食品車間拍攝,拍完剛一放下機器,Ton就忍不住跟大伙兒一起搶剛出蒸籠的點心。

    好不容易搶到一塊,慌不迭就往嘴里送,瞬間燙起一個大泡…

    真該教教他中國的諺語,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啊~

    Ton在食品車間拍攝

    02

    身懷絕技

    所謂入鄉隨俗嘛,來到中國,當然是吃中餐,Ton也不例外。

    不過攝制組成員驚奇的發現,他筷子使得好像還挺好?

    頑皮的導演眼珠子一轉:

    “來一碟花生米!”

    結果,Ton也毫不示弱,挑釁道:“來個遠的,還是近的?”

    事實證明,Ton可是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穩穩當當的把遠處的花生米夾回來~

    翻譯妹子好奇地問他這身絕技從何而來,Ton的回答卻讓我們著實有些意外。他說,歐洲人現在可愛用中國筷子了!

    原來,自上世紀七十年代起,好多歐洲大城市都流行使用中國筷子。

    因為他們認為用刀叉吃飯太快了,對身體不好,而用筷子能放慢進餐速度,有利健康。

    03

    “中國功夫”

    前后長達一個多月的拍攝、與中國美食零距離接觸,不學點“中國功夫”怎么行?

    于是這天,完成拍攝后,Ton開啟了中國美食“功夫”的取經模式——包餃子。

    拍攝對象,90后美女廚師成了他的師父。

    Ton的“中國功夫”到底學到手了沒?

    他能吃上自己包的餃子嗎?

    04

    等風來

    探班的第二天,拍攝主題是收割稻子。

    跟著攝制組長途顛簸,小九來到鄰近省份一片開闊的水稻種植基地上。

    “我想要個特寫。”

    導演猶豫了一下,還是提了要求。猶豫是因為植物的特寫比較難拍,怕Ton不樂意。

    Ton倒沒說啥,跳下田,一屁股坐到田埂上,調試好機器,嘀咕了一句:

    “Wait for the wind.”

    然后就不動了。

    眾人沒聽清,以為Ton罷工。

    翻譯說,他在等風來。

    最后拍到的畫面,把導演美哭了,簡直驚艷。

    想看等風來的成片嗎?期待播出吧哈哈!

    05

    隔空喊話

    空曠的田野,視野一覽無余。

    機位架在田地盡頭,收割機在田地的側面待命。Ton希望收割機最后還能迎著機位來一段,于是攝制小分隊和收割小分隊開始協商。

    電話打通后,調度在那頭陳述了無法達成的原因,說距離太短。Ton 這邊目測后認為足夠。

    田頭參照物不多,雙方又都說不清楚,不免有些爭執,嗓門都越來越大。連平素和聲細語的導演也急了,拋開手機,干脆沖著田地那頭開始了隔空喊話。

    此時已經是下午四五點的光景,還有一會,太陽就要下山了。

    這才是Ton真正著急的理由:

    一位好的攝影師,對光線的運用是極為講究的。

    06

    最真摯的愛

    Ton并不是第一次來中國,也不是第一次和中國影視進行合作,對中國文化他多有接觸。

    “我覺得很難用語言去形容中國文化,中國有著很長的歷史,它已經存在很多年了,這很令人敬佩。能與中國文化有聯系這種感覺很好,這也包括中國食物。”

    Ton的父親是個攝影師,他和影像的結緣,深受父親影響。

    父親一直告誡他,不要執迷于對技巧的追求。

    一顆善于發現的心,和對拍攝對象真摯的愛,才是最重要的。

    小伙伴眼中的Ton

    “我很喜歡跟中國的團隊合作,舌尖這個小組我覺得很棒,很特別。他們是個快樂的集體,根本看不出來有的彼此之間甚至是第一次合作。”

    加盟舌尖團隊合作,是Ton覺得特別愉快的一次經歷。與他合作的分集導演,是幾個分集中唯一的一個女導演。對于導演,Ton的評價是:

    “行動力很強,非常平靜,但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導演知道自己要什么這很重要,這樣攝影和導演合作起來會更容易。”

    人很好,非常隨和。沒有架子,我需要什么他都很配合,而且高效優質!

    而在翻譯的眼里,Ton是個極具欺騙性的人。

    “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有天酒店房間里有蟑螂,大家抱著蟑螂朋友睡了一晚之后忍不住換了酒店。結果Ton跟我說,他覺得新酒店沒有原來的好,因為他房間地毯上有好幾百只小綠蟲子。我驚呆了,張羅給他換房間,他說算了算了。我說不行!然后他一臉壞笑說是騙人的。”

    Ton在學寫中國字

    從荷蘭到中國,不遠萬里。

    這位歐洲頂級攝影師的鏡頭下,究竟捕捉到了多少中國文化的精彩?

    中國美食在他的鏡頭前又將有怎樣的呈現?

    敬請期待明年的春節,CCTV-9央視紀錄頻道團隊打造,中西方不同視角下的的舌尖3!

    評論

    • 評論加載中...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原县| 永州市| 柳林县| 北辰区| 临江市| 聊城市| 平罗县| 重庆市| 会宁县| 大洼县| 闸北区| 金塔县| 河东区| 贵定县| 论坛| 溧水县| 昌宁县| 获嘉县| 遂平县| 裕民县| 乳源| 三门峡市| 什邡市| 雷波县| 潢川县| 仙桃市| 奈曼旗| 石泉县| 宜宾市| 富裕县| 古交市| 普安县| 米脂县| 抚宁县| 苍南县| 会泽县| 盐山县| 鹿泉市| 迭部县| 舞阳县| 高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