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6月20日,出生于安徽宣城一個普通工人家庭,先天患有輕微腦癱。2003年,以“如冰戀楓”為名混跡于金庸客棧。2004年,應書商之約寫第一部長篇小說《要定你,言承旭》,于2005年6月由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年2月,赴京參與動畫劇本創(chuàng)作,并寫作《看張·愛玲畫語》,由云南美術出版社于2005年9月出版。此后與北京弘文館建立合作關系,創(chuàng)作詩詞評賞“浪漫古典情”系列。2006年8月至10月,天津教育出版社推出“浪漫古典情”系列的《人生若只如初見》《當時只道是尋?!贰端紵o邪》三本書。2007年4月,出版散文隨筆集《陌上花開緩緩歸》;6月,出版言情小說《惜春紀》。2008年9月,在取回《陌上花開緩緩歸》的版權后,與萬卷出版公司合作出版《陌上花開》,內容與前者基本一致。2009年1月,與人民文學出版社合作出版《觀音》,賞析元代戲曲;8月,出版隨筆集《美人何處》。2010年7月,出版古典詩詞賞析作品《世有桃花》。2012年1月,出版長篇小說《日月》;12月,與李少白共同出版圖文集《再見故宮》。2014年2月,出版人物傳記《聊將錦瑟記流年:黃仲則詩傳》。2015年6月,出版隨筆《安得盛世真風流:品味唐詩的極致之美》。2018年8月,出版文化隨筆《千山之外》。2021年3月,出版《故宮如夢》,以史料為基礎,以明清歷史人物為明線,以游覽故宮順序為暗線,于時空交錯間對明清兩朝帝后妃嬪等人物的命運進行梳理,尤其對深陷幽深宮殿的真摯感情著墨較多。安意如
童年生活2014年4月18日,安意如與袁騰飛安意如出生的時候早產(chǎn),接生的醫(yī)生認為她已經(jīng)死了,但被外婆撥弄了一下之后,安意如通過眨眼睛拯救了自己的生命。但是,長時間的窒息,使她小腦缺氧,最終導致她腿部的殘疾。為了給安意如治病,在她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帶著她到處求醫(yī),讓安意如早早地看到大多數(shù)同齡孩子沒有機會接觸到的世界的另一面。醫(yī)院白色的墻壁,白色病床,還有濃重的消毒水味道,在安意如20歲之前的記憶中占據(jù)了很大的部分。因為早產(chǎn),小腦缺氧,導致腦癱,使得安意如無法像正常人那樣自由地行走。正常人站直很容易,但安意如完全站直很難,為了練習站立,母親把她的膝蓋用帶子綁在木板上,讓她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住院治療的日子里,她早晨5點起來鍛煉,晚上9點睡。每天除了練站,就是針灸,理療,按摩。
作品名稱首版時間作品類型出版社《要定你,言承旭》2005年6月長篇小說廣西人民出版社《看張·愛玲畫語》2005年9月人物傳記云南美術出版社《人生若只如初見》2006年8月文學隨筆天津教育出版社《當時只道是尋常》2006年8月文學隨筆天津教育出版社《思無邪》2006年10月文學隨筆天津教育出版社《陌上花開緩緩歸》2007年4月散文隨筆集作家出版社《惜春紀》2007年6月言情小說中國友誼出版公司《陌上花開》2008年9月散文隨筆集萬卷出版公司《觀音》2009年1月文學評論人民文學出版社《美人何處》2009年8月散文集萬卷出版公司《世有桃花》2010年散文集萬卷出版公司《日月》2012年1月長篇小說湖南文藝出版社《再見故宮》2012年12月圖文集光明日報出版社《聊將錦瑟記流年:黃仲則詩傳》2014年4月人物評傳浙江文藝出版社《安得盛世真風流:品味唐詩的極致之美》2015年6月隨筆集浙江文藝出版社《千山之外》2018年8月文化隨筆浙江文藝出版社《故宮如夢》2021年3月隨筆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古典之美安意如接受了古典文學和現(xiàn)代流行文化熏染,滲透了古典的美,但現(xiàn)代流行文化裝點了她的作品,使得安意如的作品具有混搭式的美,這對一味的欣賞古典文化抑或是一味欣賞流行文化的人來說造成了一種陌生化,拉開了距離,產(chǎn)生了寧靜的美。安意如把青春安放在對古典文化的探尋上,有淡淡的復古風,具有鮮明的現(xiàn)代意識。中國之風安意如的作品具有中國風,是對中國古典文化的探索。她用細膩溫婉的筆觸造了一個又一個古典夢回的世界。她將中國幾千年的詩詞信手拈來,評述它們的美麗與哀愁,從詩三百,魏晉辭賦到唐詩宋詞元曲,續(xù)紅樓,看張愛玲,尤其對納蘭容若的《飲水詞》鐘愛有加。她解釋詩詞曲賦,卻并不拘泥于詩詞曲賦本身,而是伸發(fā)至作者的時代背景,命運遭際,以小說家的想象力和敏銳的洞察力,以詳實的史料為支撐,講述流傳己久的故事?,F(xiàn)代前衛(wèi)安意如作品中的現(xiàn)代味兒體現(xiàn)在她時而引用流行歌曲,時而又引用金庸的武俠小說,時而還是很前衛(wèi)的現(xiàn)代口語,多種元素交融為其作品增添了幾分詼諧和趣味。在《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文末,她引用莫文蔚的《盛夏的果實》中的歌詞“也許放棄,才能更靠近你;不在見你,你才會把我記起”,現(xiàn)代氣息撲鼻而來。在解讀《鄭風·風雨》中的“既見君子,云胡不喜”時,她就聯(lián)想到了《神雕俠侶》,程瑛救了受重傷的楊過,卻不以真面目示人。當楊過醒來時,看見程瑛在紙上反復寫著一句話:“既見君子,云胡不喜”。在《觀音》中,描寫白蛇在第一次見到許宣時的心理:“忒合姑娘眼緣了!OK!就他了?!鳖H有喜劇色彩,人們都知道,悲劇的前奏都是喜劇。古今融合安意如的文本風格在無意識中對古典話語和現(xiàn)代話語的融合做了試探,但卻始終是一種獨特的自說自話方式,并以這種“私語化”特點迎合當代大眾的閱讀品位,吸引大眾關注。她以現(xiàn)代都市女性的身份對古典詩詞進行解讀和闡釋,借古詩抒發(fā)現(xiàn)代人的思想感情,使用純現(xiàn)代性體驗來解讀古典作品,用語時髦新潮,強調個人內心感受,具有強烈的大眾文化色彩。
“安意如的書創(chuàng)造美的意境,讓讀者的心能夠沉淀下來,那樣美的文字得是在‘文學醬缸’熏透的人才能寫得出?!薄鞍惨馊缳p析詩詞時,講的已經(jīng)不是詩詞了,而是一種二次創(chuàng)作。這種創(chuàng)作給人感覺很自然,仿佛就是古代作者的本意?!卑惨馊缡且怨诺湓娫~賞析獨樹一幟的才女作家。文字里的安意如是婉約的,而現(xiàn)實中的她一副利落爽快的模樣。無論是通過她的文字,還是聽她竹筒倒豆子般的說話,你都無法想象,這是位因為腦癱無法正常行走的女孩,身體的殘疾絲毫不妨礙她到處旅行,相反,生命在旅行中書寫爛漫。安意如并不避諱雙腿輕微殘疾的事實,自嘲“只要臉長得好看就行了”。文字之外的她開朗,快樂,思維跳躍,很喜歡表達,講座時經(jīng)常講著講著就發(fā)現(xiàn)跑題了,然后再把自己“拉回來”。安意如把古典詩詞用年輕人能夠接受的“打開方式”進行另類呈現(xiàn),在文學界掀起了一陣古詩詞熱。
作品抄襲2006年11月25日,網(wǎng)友“江湖夜雨”在百度貼吧安意如吧發(fā)貼《安意如多處文字照抄天涯煮酒寫手江湖夜雨的文章》,指出安意如的兩本書《人生若只如初見》《思無邪》涉嫌抄襲其作品的50處段落,并致電出版方。2007年1月14日,安意如宣布自己只是“借鑒”,并未抄襲。安意如表示,自己不回應抄襲事件,是不想幫江湖夜雨的新書“炒作”,自己錯在沒有標明引用文章的出處,但是并沒有抄襲?!拔医梃b和引用別人的文字沒有標明出處,這是我的疏忽大意??赡芤驗槲页錾碛诰W(wǎng)絡,版權意識比較淡薄吧?!卑惨馊邕€強調,自己所借鑒的不只是“江湖夜雨”的文字,還有很多前人的。2017年2月17日,在“山川上的中國”中國文學系列講座上,安意如被問及對于“抄襲”的質疑,安意如回應:“我覺得所有事情在理解你的人看來,不需要太多解釋;在不理解你的人看來,再解釋也是狡辯。我承認我在最初寫作時有一些不謹慎,比如要清晰地引證一些資料,那時我是個毛頭丫頭,沒有正式出版經(jīng)驗。年輕時,可能只注重吸取,沒注重消化,或許也是那時候消化系統(tǒng)不夠強大。但我想,如果沒有自己的創(chuàng)作激情和才華,除了‘別人的東西’,你自己根本是無法創(chuàng)作的。這件事對我的好處是,盛名之下給你澆了一盆冷水。少年時的不謹慎和過失,會變成一個很好的經(jīng)驗和教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