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莉薇·黛·哈佛蘭奧莉薇·黛·哈佛蘭,1916年7月1日出生在日本東京的一個英國家庭中。1917年10月22日,她的妹妹出生,但發現患有貧血癥。兩年后,父親將姐妹兩人與母親送往比較暖和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生活,以期改善姐妹的身體狀況。1919年,母女三人開始在美國居住,父母二人的情感也隨之出現裂縫,最終導致離婚,母親則改嫁他人定居美國薩拉托加。奧莉薇·黛·哈佛蘭中學是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洛斯蓋多斯高中度過的,還上過一個天主教的圣母修道院女子學校。之后在加利福尼亞奧克蘭就讀于密爾斯學院,正是她在密爾斯的時候參加了大學校內戲劇演出,在演出莎劇《仲夏夜之夢》時表演出色獲得了獎學金,還因此被導演MaxReinhardt看中,不但讓她出演自己的戲,更把她推薦給了華納兄弟。華納兄弟娛樂公司的負責人看了奧莉薇·黛·哈佛蘭的試鏡后,便和她簽了一份長達七年的合約。從此,她作為該公司的主要演員踏入好萊塢影視圈。
好萊塢紅玫瑰奧莉薇·黛·哈佛蘭1934年,奧莉薇·黛·哈佛蘭在華納兄弟娛樂公司拍攝的莎翁戲劇改編版奇幻片《仲夏夜之夢》中初登銀幕。該片1935年在美國首映,并先后同許多好萊塢演員合作。1935年,奧莉薇·黛·哈佛蘭與喬·E·布朗合作,在RayEnright執導的喜劇影片《AlibiIke》中飾演多莉;還有一部是與萊昂內爾·阿特威爾合作,在邁克爾·柯蒂斯執導的動作影片《鐵血船長》中飾演愛拉貝拉。之后她與熒幕搭檔埃羅爾·弗林,又合作了八部影片,成為黃金搭檔。1936年,奧莉薇·黛·哈佛蘭與保羅·盧卡斯合作,在梅爾文·勒羅伊,邁克爾·柯蒂斯執導的劇情影片《風流世家》中擔任女主角;同年,奧莉薇與埃羅爾·弗林合作,在邁克爾·柯蒂斯執導的動作影片《英烈傳》中飾演女主角艾爾莎。1937年,奧莉薇·黛·哈佛蘭與萊斯利·霍華德,貝蒂·戴維斯合作,出演了阿奇·梅奧執導的喜劇影片《我所追逐的是愛情》,片中飾演瑪西亞一角;同年,奧莉薇與布賴恩·艾亨,拉娜·特納合作,在詹姆斯·懷勒執導的喜劇影片《了不起的加里克》中飾演杰曼一角,影片是由法國舞臺劇作品改編,男主角布賴恩·艾亨是瓊·芳登第一任丈夫,也是奧莉薇的第一任妹夫。1938年,奧莉薇·黛·哈佛蘭與埃羅爾·弗林合作,主演了邁克爾·柯蒂斯,威廉·凱利共同執導的冒險動作影片《俠盜羅賓漢》,片中飾演瑪麗安一角;同年,她再次與埃羅爾·弗林合作,在邁克爾·柯蒂斯執導的愛情喜劇影片《Four'saCrowd》中飾演洛麗一角。亂世佳人1939年,奧莉薇·黛·哈佛蘭受喬治·庫克的邀請,接受了米高梅電影公司影片《亂世佳人》的試鏡,她當時屬于華納兄弟娛樂公司旗下的藝人,去米高梅試鏡違反了藝人合約。最后在華納夫人的游說下成功獲得了梅蘭妮一角并與費雯·麗,克拉克·蓋博合作,出演了喬治·庫克與維克多·弗萊明共同執導的愛情戰爭影片《亂世佳人》。憑借在片中飾演梅蘭妮一角獲得第1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提名;同年,奧莉薇與貝蒂·戴維斯,埃羅爾·弗林合作,在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傳記影片《江山美人》中飾演佩內洛普夫人一角。之后奧莉薇與喬治·布倫特共同出演了一部由勞埃德·培根執導的愛情戰爭影片《WingsoftheNavy》,該片是耗資百萬美金與美國海軍部隊合作拍攝的,奧莉薇在片中飾演艾琳戴爾一角。而她這一年的最后一部影片同樣是與埃羅爾·弗林合作,由邁克爾·柯蒂斯執導,華納公司出品的經典西部影片《道奇城》。1940年,奧莉薇·黛·哈佛蘭憑借《亂世佳人》拿到奧斯卡提名后原本認為可以在華納公司獲得更好的角色,可是她之前的擅自試鏡行動惹惱了工作室,她沒有獲得一線影片更好的角色反而被安排到了一些二線影片中。奧莉薇與杰弗瑞·林恩合作,主演了柯蒂斯·伯恩哈特執導的音樂喜劇影片《MyLoveCameBack》,在片中飾演一位小提琴演奏師AmeliaCornell。之后她與大衛·尼文合作,在山姆·伍德執導的冒險影片《Raffles》中飾演格溫;同年,奧莉薇再次與埃羅爾·弗林合作,在邁克爾·柯蒂斯執導的動作影片《圣非小路》中飾演卡森霍利迪一角。1941年,奧莉薇·黛·哈佛蘭與詹姆斯·卡格尼合作,在拉烏爾·沃爾什執導的愛情影片《草莓金發女郎》中飾演艾米。奧莉薇雖然獲得過奧斯卡提名,但她不滿足于自己常年來的同類型角色,她希望可以嘗試一些更具挑戰性的角色。同年華納公司的電影工作室讓奧莉薇與查爾斯·博耶合作,在米切爾·萊森執導的愛情喜劇影片《良宵苦短》中飾演EmmyBrown一角,公司和她本人對這部影片都抱有很大希望,她的確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提名。可最終輸給了瓊·芳登主演的懸疑影片《深閨疑云》。這次打擊讓奧莉薇再不滿足于出演一個又一個的“可愛”的角色,她希望演出更有深度的角色,卻因此被華納公司雪藏起來,更被公司要求賠償。奧莉薇·黛·哈佛蘭1942年,奧莉薇·黛·哈佛蘭與亨利·方達合作,在ElliottNugent執導的愛情喜劇影片《TheMaleAnimal》中飾演納教授的妻子埃倫;之后,奧莉薇與貝蒂·戴維斯合作,在約翰·休斯頓執導的劇情影片《姐妹情仇》中飾演羅依,使約翰·休斯頓很快愛上了奧莉薇,在該片中導演給了奧莉薇很多特寫,這讓戴維斯產生很多不滿。同年,奧莉薇在洛杉磯以北的山谷中拍攝了一部西部影片《馬革裹尸還》,片中飾演伊麗莎白,該角色的第一人選瓊·芳登拒絕出演,華納公司讓奧莉薇去替代,這部影片對奧莉薇是一次具有諷刺經歷。1943年,奧莉薇·黛·哈佛蘭與羅伯特·卡明斯合作,在NormanKrasna執導的愛情喜劇影片《公主想飛》中飾演一個歐洲皇室的公主瑪麗亞放棄權貴愛上了平民男子。影片拍攝于7月,因天氣的炎熱加上她的低血糖導致她多次生病,在制作過程中由于搭檔卡明斯經常缺席,使多次在悶熱攝影棚中等待的奧莉薇失去耐心,導致工作延誤甚至惡化到之后的官非當中。同年拍攝了柯蒂斯·伯恩哈特執導的劇情影片《Devotion》,該片在1946年上映。之后奧莉薇還參與了大衛·巴特勒執導的華納兄弟的全明星盛典《幸運之星》的拍攝。1944年,奧莉薇·黛·哈佛蘭在被雪藏兩年后宣布與華納兄弟公司七年的合同終于到期,可工作室宣稱有權利追加她6個月的合約,憤怒的奧莉薇對華納公司提出上訴,在之后的18個月她一直在處理官司沒有拍任何影片和任何工作,不過在此期間受到了USO的贊助,在美國和阿留申群島,以及南太平洋旅游。1945年,奧莉薇·黛·哈佛蘭的官司最終被法院裁定勝訴。這個著名的“黛·哈佛蘭案”對美國好萊塢的影響深遠,從此經紀公司們再也不能把旗下簽了合約的演員們當成任意擺弄的私有物品了。這標志著在美國“影視工作室時代”中一個演員獲得權利的重大勝利,更獲得了影視圈眾多藝人的贊揚。回到好萊塢后她做了一名自由選擇角色藝人,在演藝事業中取得了成功。而華納兄弟公司發誓再也不會雇傭奧莉薇·黛·哈佛蘭。生活照1946年,奧莉薇·黛·哈佛蘭連拍了四部影片來彌補自己耽誤的時間。復出后她拍攝的第一部影片也是她的最喜愛的影片之一,憑借米切爾·萊森執導的劇情影片《風流種子》中喬迪小姐一角第三次獲得奧斯卡提名。影片講述的是一個未婚媽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與她的孩子分散,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與失散的兒子相遇。當時她得了熱帶病非常瘦,這剛好適合開場時年輕女孩的形象,拍攝中導演堅持讓她吃大量的食物和豐盛的晚餐使她體重增加了20磅,從而達到在二戰時這個衰老母親的老化過程。奧莉薇則憑借她出色的表演獲得了第1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同年奧莉薇在羅伯特·西奧德梅克執導的黑色驚悚影片《陰陽鏡》中飾演魯思柯林斯;出演了蘭菲爾德執導的愛情喜劇影片《新娘的裝扮》;以及在柯蒂斯·伯恩哈特執導的劇情影片《Devotion》中飾演夏洛蒂·勃朗特一角。1948年,奧莉薇·黛·哈佛蘭與馬克·史蒂文斯合作,主演了安納托爾·李維克執導的劇情影片《毒龍潭》。奧莉薇在片中飾演了一個精神病患者,這是好萊塢拍攝的第一部處理精神病人和精神病醫院情況的電影,作為一個二戰后美國開拓性的社會問題電影。該片使20世紀福克斯公司的票房在1948年達到410萬美元。奧莉薇素顏出演全劇情,也代表了從好萊塢電影美女傳統的一個重大突破,該角色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提名;并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得最佳女主角獎。1949年,奧莉薇·黛·哈佛蘭在拿到奧斯卡獎的兩年后,與蒙哥馬利·克利夫特合作,出演了威廉·惠勒執導的愛情影片《女繼承人》,片中飾演凱瑟琳小姐一角。拍攝過程中基本比較順利,有一幕是凱瑟琳被拋棄后要爬樓梯到她自己的臥室然后打包了私奔的手提箱走出房間,她要展示出非常的沮喪,落魄和狼狽,前幾次效果不理想,最后她讓工作人員用重的道具填滿了她的手提箱,她把沉重的手提箱拖到樓梯上的一幕完全展現了導演想表達的效果。憑借在片中出色的表演再次獲得了第2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同時獲得美國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獎。1951年,奧莉薇·黛·哈佛蘭拒絕拍攝影片《欲望號街車》中的布蘭奇·杜布瓦一角,原因是她不再想出演這一類角色的性格形象。之后這個角色被她的好朋友費雯·麗出演并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1952年,奧莉薇·黛·哈佛蘭與理查德·伯頓合作,拍攝了由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由亨利·科斯特執導的懸疑類愛情影片《斷腸花》,片中飾演了蕾切爾一角。1953年,奧莉薇·黛·哈佛蘭離開了為自己獲得名利的好萊塢,結束了長達19年的職業電影生涯,遠赴巴黎。1958年,奧莉薇回到美國與艾倫·拉德合作,拍攝了一部博偉影視公司發行,邁克爾·柯蒂斯執導的西部家庭影片《義俠柔情》,該片講述了一個在美國伊利諾斯內戰后的故事。這是她與艾倫·拉德的第一次合作,兩人配合的非常默契,也因此成為了很好的朋友。這也是她與導演邁克爾·柯蒂斯的第八次并且是最后一次合作,在之前的20年中他們合作過七部影片。之后,奧莉薇漸漸淡出銀幕,轉而向舞臺和電視劇方向發展,只會偶爾在大熒幕中出現。雜志20世紀60年代,奧莉薇·黛·哈佛蘭取得了職業生涯中舞臺劇的成功,相反,在1962年她的電影《TheGiftofTime》效果卻并不理想,1964年,在羅伯特·奧爾德里奇執導的驚悚片《最毒婦人心》中飾演的米麗亞姆是她職業生涯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同年,她在沃爾特·杰拉曼執導的恐怖影片《籠子里的女人》中飾演了一位被困在電梯里的神經病女人,該片上映后因片中存在暴力鏡頭引起爭議受到美國嚴厲的批評,并在英國被禁止播出。1965年,奧莉薇被選為戛納電影節評委會的第一位女主席。20世紀70年代,奧莉薇·黛·哈佛蘭的電影作品減少,偶爾會出現在大屏幕中。1972年,奧莉薇在米歇爾·安德爾森執導的劇情影片《帕貝薩·伊約納》擔任女主角,隨后基本是拍攝一些電視電影或迷你系列作品。1979年,奧莉薇·黛·哈佛蘭在系列劇《Roots:TheNextGenerations》中扮演亨利·方達的妻子華納太太。同年,她與烏蘇拉·安德斯合作,出演了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出品,由肯·安納金執導的冒險影片《歷劫山河》,這是她拍攝的最后一部大熒幕作品。20世紀80年代,奧莉薇·黛·哈佛蘭開始轉向小熒幕影片和電視劇作品。1982年,奧莉薇在CBS的電視電影《查爾斯和戴安娜的皇家傳奇》中飾演女王的母親;并在1986年獲得了艾美獎的提名。1987年,奧莉薇憑借懸疑影片《安娜之謎》中皇太后瑪麗亞一角獲得了金球獎最佳連續短劇女演員獎。1988年,奧莉薇與安東尼·安德魯斯,珍·西摩爾合作,出演了查爾斯·加洛特執導的愛情影片《愛情與王位》。同年,奧莉薇的作品片段出現在吉賽貝·托納多雷執導的劇情影片《天堂電影院》中。2016年,在英國廣播公司的年度頒獎禮上,99歲的奧莉薇·黛·哈佛蘭作為“最長壽的奧斯卡獎得主”獲得了“Oldieaccolade”成就獎。同年她出席了法國凱撒獎的頒獎禮。7月1日,美國皇冠原型出版社和蘭登書屋為慶祝她的百歲生辰,重新發行了她1962年的自傳《EveryFrenchmanHasOne》。
奧莉薇·黛·哈佛蘭奧莉薇·黛·哈佛蘭在電影中的精彩表演不僅征服了薩科齊,更征服了法國。黛·哈佛蘭在保障演員權利方面作出的努力是她對電影界最重要的貢獻。所有愛好電影的法國人都對黛·哈佛蘭女士充滿無限敬愛。奧莉薇·黛·哈佛蘭只能用高貴二字形容。這個女人既是見證電影發展史的真人實例,也是1939年奧斯卡影片《亂世佳人》中唯一一個還在世的演員。這個1916年出生于日本東京,身高嬌小只有1米62的英格蘭女孩,后來成為好萊塢的優秀演員,她的一生,多姿多彩。奧莉薇與妹妹瓊·芳登同為好萊塢知名演員,兩人戲路不同,但演技和名氣都不相上下,同樣風光照人。她以《亂世佳人》梅蘭妮一角獲得奧斯卡提名,使觀眾熟知;又以《風流種子》,《千金小姐》兩度榮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這個見證了好萊塢風云變幻的女人有足夠的資本睥睨所有演員。有“好萊塢紅玫瑰”之稱的奧莉薇·黛·哈佛蘭和她的妹妹瓊·芳登同樣是好萊塢影視女演員,并且是好萊塢唯一一對雙雙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姐妹。可兩人在獲獎后關系極度惡化以至于最后老死不相往來。不過即便如此,奧莉薇和芳登姐妹也被外媒普遍認為是凱瑟琳·赫本逝世后,好萊塢30年代和40年代最后的兩位拔尖的女演員。
奧莉薇和瓊奧莉薇與芳登的齟齬曾是好萊塢歷史上最著名的談資之一。奧莉薇比芳登長一歲,雖是親生姐妹花,兩人自小卻開始爭風吃醋,而妹妹芳登則一直處于下風。6歲時,姐妹倆就相互差點推對方進游泳池。兩人的戰爭在進入好萊塢后愈演愈烈;當芳登在1941年獲得了奧斯卡獎女主角時拒絕了姐姐的祝賀,這讓奧莉薇十分氣憤和尷尬,之后奧莉薇在獲獎時也以同樣的方法羞辱了妹妹。誰先跟大制作人搭訕,誰先走紅,誰先得奧斯卡,誰先結婚生子都在互相比較。妹妹芳登后來將兩人多年互掐的原因歸結為比奧莉薇結婚早和拿獎早。后來,浪蕩子霍華德·休斯的加入愈發使姐妹再無情義可言。1969年姐妹倆難得一起慶祝了圣誕夜,成為姐妹倆唯一一次紀念;當1975年母親去世而妹妹芳登沒有參加葬禮,兩人自此不再說話。2013年芳登去世,奧莉薇非常傷心并稱自己和妹妹早已私下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