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演員,曾經(jīng)拍攝過的電影:陳汝斌1.《昨日的承諾》2.《搖滾殺手》....周泰陳汝斌生活照3.《紫痕》4.《天字號密令》....將軍5.《飄忽的影子》....陸名達6.《初戀時,我們不懂愛情》....陳伯年7.《解放》....尤子濤8.《冒名頂替》....顧飛9.《女人的力量》....省委書記10.《殘雪》....院長11.《黃英姑》....馬團長12.《保密局的槍聲》黃顯才,劉嘯塵13.《濟南戰(zhàn)役》....蔣庭駒14.《祭紅》....葉柱15.《鋼鐵巨人》....梁君16.《兵臨城下》....范國良17.《地下尖兵》....艾永伯劇照《兵臨城下》18.《寂靜的山林》....金翻譯19.《為了生命》....羅杰特文斯基20.《中學畢業(yè)證書》參與制作過的電影:陳汝斌影視作品截圖劇照《兵臨城下》1.《避暑山莊》....解說2.《初春》....配音3.《長白山珍奇》....解說4.《鳥島》....解說
陳汝斌畫報及連環(huán)畫截圖他長著一幅瘦削的,英俊的臉龐,他那雙清秀的眼睛總是蘊含著笑意。當年有人說他像康泰,有人說康泰像他。其實呢,他就是他——陳汝斌,他是中國影壇上一位非常有活力,有成就的表演藝術家,社會文化活動家。也許不少人在知道他,認識他之前,就在銀幕上聽到過他的聲音。他的第一個藝術職業(yè)是譯制片演員,如果你已經(jīng)記不清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蘇聯(lián)影片《夏伯陽》,那么,六十年代《復活》中戴著夾鼻鏡的檢察官,他那浸透著虛偽的慷慨陳詞,你可能還有點印象吧?至于八十年代的《舞臺生涯》,《一個國王在紐約》中卓別林飾演的角色,《神秘的黃玫瑰》的馬爾杰拉圖,《戰(zhàn)地浪漫曲》的薩沙,巴西電視連續(xù)劇《女奴》中的萊昂休,你一定更熟悉了。萊昂休是陳汝斌譯配的第五百個角色,曾獲電視“飛天獎”最佳男配音演員獎。此外,他還多次獲得文化部,電影局的有關獎項。從不同角色的配音,可以看出陳汝斌的戲路之寬,語言造詣之深。卡弗歐的蒼老,酸楚,薩沙的善良,脆弱,萊昂休的輕薄,變態(tài),令人難以想像是出自一人之口。作為新中國第一代電影配音演員,陳汝斌對配音藝術創(chuàng)造性有獨特的理解,他說,配音的確需要一定的音色條件和發(fā)聲技巧,但一個優(yōu)秀的配音演員首先要熟悉人,理解人,否則他難以傳達各國影片角色的真情。配音創(chuàng)造的基礎是感情真實,不是以聲代情,而要以情帶聲,“如今配音影視片已鋪天蓋地,您感受如何?”我問。“配音藝術繁榮,十分可喜。人才濟濟啊!可也有不盡如人意之處,主要是譯制周期短,配音者只圖快,只求現(xiàn)得利。一天配兩三集,拿本照著念,這怎么行?配音是二度創(chuàng)作,人物身份,性格,人物之間關系,要琢磨透。而時下一部戲幾個人,一人多角色,簡單對口型,調門雷同,潛臺詞不準確,出不來。過去要‘啃詞’,‘初對’,‘復拍’,現(xiàn)在全都談不到。頭些年還配過幾部戲,近期間跟不上,找我也不敢上戲子。”他建議新一代配音演員還是要練好基本功,多向配音藝術大家如向雋殊,張玉昆,邱岳峰,畢克等學習。兩界陳汝斌是兩棲演員:橫跨影,視兩界;大部分時間“躲”在銀幕背后,有時又跑到前臺,登上銀幕。自1957年初隨《寂靜的山林》上戲,他陸續(xù)在《地下尖兵》《兵臨城下》《大渡河》《濟南戰(zhàn)役》《保密局的槍聲》《殘雪》《女人的力量》《冒名頂替》等二十余部影片中擔任不同角色,1980年代以來,在《長夜春曉》《光榮街十號》《太陽滴血》等幾十部上百集電視劇里飾演各類人物,同樣顯示了他表演上幅域廣闊,色澤豐富的藝術可塑性。陳汝斌我曾想同他探討一下他成為著名電影演員的家族文化上的遠因。他笑著搖搖頭,并不認為這方面自己有多少先天的優(yōu)越條件。他1932年2月21日生于北京,出身在一個金銀珠寶商家庭。開金店的父親,雖然迷戀古典戲曲,卻從沒有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戲子”,陳汝斌從小就被送進私塾里。由于陳家經(jīng)常涉足戲院,母親喜歡老旦李多魁,老輩人始料不及的是,陳汝斌跟著看遍了北京名角兒的戲,竟在幼小的心靈里埋下了藝術的種子。那時的陳汝斌,不但看京戲,也看曲藝,看美國電影,到后來干脆參加了進步學生的劇團。這樣,在家庭指望他學醫(yī),從商的時候。他反倒投考了東北魯迅文藝學院文藝部,氣得父親七竅生煙。那時,1950年,他才十八歲。頭一學期下來,陳波兒,白大方的北京表演藝術研究所招生,他又從沈陽趕回報名。恰逢東影的袁乃晨,白景晟去京招收譯制片演員,他們參與表演研究所的考試,相中了進入復試,已定錄取的陳汝斌。于是一拍即成,定了“終身”,1951年1月正式進入東影翻譯片科。后來談到這段經(jīng)歷,陳汝斌說,“藝術沒有血緣繼承的必然性。我沒有按照家庭的愿望去經(jīng)商或學醫(yī),我的子女自然也沒有必要非搞藝術不可,他們能做什么就做什么好了。”由此,我看到了陳汝斌的達觀。他18歲成婚,妻李蘊香長他一歲,兩家是世交。組織上關心他的兩地生活,50年代初將李調入東影,任打字員。由此他們扎根東北,育有四女一子。“那么,你在電影藝術中找到了快樂?”“可以這樣說。我走過的道路并不算平坦,但我從未對選擇電影感到后悔,從未對生活失去信心。我一生做人辦事堅持熱,誠二字。電影,對我來說,不僅是藝術,也是事業(yè)。”是的,陳汝斌始終以微笑面對生活。1957年,他也遭受過打擊,其“罪狀”就是代表譯制片演員反映了意見,在北京參加電影局會議批評了長影領導的“官僚主義”。《地下尖兵》剛剛拍完,幾個組紛紛約他上戲的時候,他被扣上“右派”帽子,下放到制景車間干雜活,去水暖車間打鐵,拉煤,燒鍋爐,據(jù)說他和齊興家還是燒的大馬力鍋爐。后來又被趕到長白縣大山深處修路。過了三年才“戴帽”回團。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即使在那些日子里他也未消沉下去。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他開始兼任譯制片廠導演。進入新時期以來,他成了一個大忙人。1979年“右派”問題平反,1981年加入了中國民主促進會,并選為吉林省民進副主委,中國民進中央委員。他連續(xù)三屆擔任全國政協(xié)委員,多屆省政協(xié)常委,市人民代表:曾任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1983年初,被任命為長影演員劇團團長。一年后,又兼任長影譯制片分廠廠長。他稱得上是一位藝術活動家。但他不是那種浮上層,圖虛名的活動家。他總是敦促自己為群眾為事業(yè)辦些實事。為改善劇團經(jīng)營,他積極抓電視系列片配音,組拍電視劇,鼓勵演員外出上戲。在大力扶植,培養(yǎng)青年演員上,他更是耗費了大量心血。1982年,傅藝偉,劉之冰在哈爾濱報考長影,陳汝斌是主考者之一。在發(fā)揮老演員長處的同時,陳汝斌主張大膽啟用新人。在他的幫助和支持之下,宋曉英,姜黎黎,寇振海,梁同裕等參加了北京電影學院明星班培訓;譯制片演員劉雪婷,金毅,胡連華,王瑞,陸建藝,還有一位音樂大學畢業(yè)的張雷,也是經(jīng)他動員,及時從表演轉移到配音崗位,迅速成熟,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陳汝斌十分熱心于全國電影表演藝術的交流,為舉行各種電影表演藝術研討會和評獎,為創(chuàng)辦全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出了不少力。在非常繁忙的情況下,又曾作為制片人與導演姜樹森遠涉重洋,與美國王安電腦公司接洽,監(jiān)制了12集兒童電腦系列片《神奇的貝貝》,較早地在影視藝術領域打開了與外資合作的路子。陳汝斌雖然精力充沛,畢竟已經(jīng)73歲了。問他今后有什么心愿,他回答得很簡單:“從各種崗位退下后,尚無長遠打算,只想靜心反思走過的人生和藝術道路。如果文化方面還有可做的事情,愿意為之耗盡自己微末的光和熱。”
我國電影配音泰斗,國家一級演員,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陳汝斌,于2012年6月5日因突發(fā)心梗在長春逝世,享年80歲。